教育小百科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水滴石穿、逆水行舟、积水成渊、滴水成河、水满则溢。
水滴石穿 [ shuǐ dī shí chuān ]
释义:也说滴水穿石。水经常滴在石头上,能使石头穿孔。比喻只要坚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巾下有一钱。乖崖杖之。吏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也!’乖崖授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亦作“滴水穿石”。
白话译文: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一个小吏从府库中慌慌张张地走出来,头巾下藏着一文钱,下令拷打。小吏不服气:“一文钱算得了什么!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杀我!”张乘崖大怒,判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也作“滴水穿石”。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含褒义
逆水行舟 [ nì shuǐ xíng zhōu ]
释义:谚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比喻学习或做事就好像逆水行船,不努力就要退步。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即使目下还有点逆水行舟,也只好拉纤。”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常与“不进则退”连用
积水成渊 [ jī shuǐ chéng yuān ]
释义:渊:深水潭。点点滴滴的水聚积起来,就能形成一个深潭。比喻积小成多。
出处:战国荀子和弟子们《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白话译文:战国荀子和弟子们《荀子·劝学》: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里产生了。”
笔顺
滴水成河 [ dī shuǐ chéng hé ]
释义:比喻积少成多。
出处:周立波《山乡世变》上一:“几年过去,聚少成多,滴水成河,手里以有几块花边了。”
水满则溢 [ shuǐ mǎn zé yì ]
释义: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向相反方面变化。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3回:“你如何连两句俗话也不晓得?常言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