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论有什么实验

2025-01-31 18:33:37
慢话涛经济
慢话涛经济认证

慢话涛经济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学习理论中的实验包括:

桑代克的饿猫开笼取食实验

实验对象:饥饿的猫

实验过程:将猫关进笼子,猫可以通过抓绳或按钮等三种不同的动作逃出笼外获得食物。记录每次从实验开始到猫做出打开笼门的正确动作所用的时间。

实验结论:猫通过“尝试错误”的学习,最终学会打开笼门的动作。这一实验支持了学习的“尝试错误说”或“试误说”。

巴普洛夫的狗摇铃进食实验

实验对象:狗

实验过程:在每次喂食前都先发出铃声,连续几次后,试了一次摇铃但不喂食。结果发现,狗虽然没有东西可以吃,却照样流口水。

实验结论:狗将“铃声”视作信号,引发了流口水现象,证明了条件反射的存在。

斯金纳的迷箱实验

实验对象:小白鼠

实验过程:在斯金纳箱中放入小白鼠,并设一杠杆,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当小白鼠压杠杆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

实验结论:小白鼠的学习行为是随着一个起强化作用的刺激而发生的,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定位速效法实验

实验对象:学生

实验过程: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前往10公里外的村庄。甲组学生不知道村庄有多远,乙组学生知道距离目的地有10公里,丙组学生不仅知道距离目的地有10公里,而且能不时看到路牌。

实验结论:丙组学生一路上精神饱满,速度最快;乙组次之;甲组最慢。这一实验说明了目标明确和反馈对学习效率的影响。

反馈效应实验

实验对象:学生

实验过程:将学生分为三组,每天学习后就进行测验,并分别给予不同的反馈方式:第一组每天告知学习结果,第二组每周告知一次学习结果,第三组只测验不告知学习结果。

实验结论:反馈方式改变后,第三组的成绩有突出的进步,第一组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第二组成绩稳步上升。

津巴多模拟监狱实验

实验对象:学生

实验过程:模拟监狱环境,观察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变化。

实验结论:实验揭示了人类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易受影响,支持了社会学习理论。

BOBO玩偶实验

实验对象:儿童

实验过程:三组托儿所儿童观看一部电影,影片中的成人对充气娃娃进行攻击,但结尾不同:一组小朋友看到成人在攻击娃娃后受到奖励,得到汽水、糖果,并且受到第二个成人的表扬;其他两组分别看到成人受到惩罚或没有强化。

实验结论:即使没有直接受到强化,人们也能学会某种行为,并且学习一种行为和表现一种行为不是一回事。

这些实验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学习理论的实证基础,帮助我们理解不同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