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构图有哪些误区?

2024-01-16 21:51:59
情感心理驿站
情感心理驿站认证

情感心理驿站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误区一:主体与大面积的背景颜色非常相似,使观者无法一眼分辨出哪里才是主体。

解决:使用长焦镜头拍摄花朵特写,尽量减少背景的面积,并增大光圈,加大背景的虚化力度。

误区二:取景时太过随意,即使有明显的虚化,但背景的杂乱的枝条仍干扰了观者的视线,使主体的形象不够突出。

解决:变换角度寻找简洁的背景,拍摄飞翔或树枝上的鸟儿时采用仰视角度,以蓝天为背景;拍摄游禽时可采用俯视角度,以水面或简洁的草地为背景。

误区三:因与主体太远,使马匹在画面中的比例非常小,且位于画面的右上角,使大面积的草地争夺了观者视线,影响了主体的表现。

解决:靠近主体或采用长焦镜头进行拍摄,并注意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尽量使用三分法构图或黄金分割式构图,以便更好地突出主体。

误区四:使用全景拍摄纤细的主体是非常失败的,因为即使使用很大的光圈也无法将杂乱的背景完全虚化。

解决:拍摄纤细的主体,使用特写景别,用长焦镜头配合大光圈进行虚化处理,不但可以减少背景的面积,还可以使背景虚化得更完美。

误区五:原本是想将前景虚化,用以突出主体,但因虚化力度不够,取景范围过大,以及对焦不明确等而导致主次不明,画面中没有明确的主体。

解决:缩小取景范围,将前景中的叶子贴近镜头形成自然的虚化,对焦点选择石头上的字作为对焦,并使用大光圈将背景中的树叶做虚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