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双一流意味着什么?

2024-01-16 21:11:58
进击的考研小狐狸
进击的考研小狐狸认证

进击的考研小狐狸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1、地域资源倾斜,缓解教育资源不均衡

在既有的985高校中,新增的三所云南大学、郑州大学、新疆大学,明显地表现出国家对于地方教育逐渐加大的扶持力度。

双一流的规划中体现了国家包括一带一路在内的一些重大的战略布局。具有鲜明特色、和有利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学校会被优先扶贫、扶虚。 云南大学、新疆大学属于西部重点建设高校,实力相较东部强校,比较薄弱。郑州大学位属河南,对于中部地区人口大省高等教育建设意义很大。

这个在刚推行的现在对考生和家长的影响不大,但是对于长久来看,有利于地域间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2、学科与学校并行

相较985211提出的对学校机制、队伍、平台、教学等多方面提升,双一流是15年国务院新提出的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111计划、3+3新高考模式……这一系列的改革,意味着学生将要提前考虑自己的专业方向,选择学科。双一流提出建设优势学科,势必会影响学校对于不同学科的资源倾斜,弱势的学科在高校可能也会面临资源萎缩。

而这样,家长们在报考学校的时候,切勿扎进热门分数线。不仅仅要考虑到学校的知名度,还要掂量所报学科的专业度。选择好的学科,和选择好的大学一样重要。

3、非终身制的建设成效

双一流提出建设二字,遴选认定并不是一劳永逸。建设期末,将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报告、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评估。评估将有可能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也就是说,B类有可能进入A类,而A类也有可能掉出排名。

因此,家长在报考时切勿唯标签论。学校实力并不与学校获得的资金、科研等资源扶持正相关,学校的教师水平、科研成果、就业环境、交流机会、实习机会、学校社会资源、用人单位对学校学生的认可度等等其他方面也应该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