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升本指导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传播学概论》是2024年广州华商学院普通专升本新闻学、广告学专业综合课校考考试科目,为了方便考生们备考,漫游猫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详细情况,供各位参考。
考试科目:《传播学概论》
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卷面总分:总共 200 分,指定参考书目《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郭庆光著)。 卷面单项选择题 60 分(3 分×20 小题),名词解释题 40 分(8 分×5 小题),
问答题 60 分(15 分×4 小题),材料分析题 40(20 分×2 小题)。
第一部分:传播学教程考试大纲
总体要求
掌握传播学研究的对象、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 构、人类传播的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等)、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社会转型与受
众变迁、传播效果研究等内容。
考试内容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1.传播学研究的对象
2.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3.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
重点掌握:
基本概念: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基本问题:传播-社会
第二章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1.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2.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3.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重点掌握:
基本问题:人类传播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
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1.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2.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3.象征性社会互动
重点掌握:
基本概念:象征符
基本问题:象征性社会互动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1.传播的基本过程
2.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重点掌握:
基本概念:直线模式,循环/互动模式
基本问题: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1.人内传播
2.人际传播
重点掌握:
基本概念:“主我客我 ”,“镜中我 ”, 自我互动
基本问题:为什么说人内传播有鲜明的社会性?
第六章 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
1.群体传播
2.集合行为及其传播机制
3.组织传播
重点掌握:
基本概念:集合行为,奥尔波特的流言流通量公式,趋同心理
基本问题: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是什么?
第七章 大众传播
1.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
2.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3.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重点掌握:
基本概念:赖特/施拉姆/拉斯韦尔的媒介功能说,拟态环境
基本问题:“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
第八章 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1.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
2.媒介组织的性质和社会作用
重点掌握:
基本概念:媒介即信息,媒介依存症,电子乌托邦
基本问题:媒介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技术为善/技术为恶/技术中性?
第九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1.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2. 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重点掌握:
基本概念:极权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责任媒介规范理论
基本问题:如何理解“观点的自由市场 ”和“ 自我修正过程 ”的基本假设?
第十章 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
1.“大众 ”与大众社会理论
2.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3.分众理论及其研究
重点掌握:
基本概念: 大众,大众社会,“拷贝支配 ”的社会
基本问题:“使用与满足 ”理论的意义和局限是?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1.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课题
2.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3.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
重点掌握:
基本概念: 意见领袖、两级传播、“传播流 ”
基本问题:“有限效果论 ”的意义和局限是什么?
第十二章 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1. 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 ”理论
2.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 ”理论
3.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 ”理论
4.大众传播与现实“建构 ”——新闻框架与框架效果
5.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从“知沟 ”到“数字鸿沟 ”
6.“第三人效果 ”——对大众传播影响力的一种认知倾向
重点掌握:
基本概念: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第三人效果/培养理论,“社会现实再造 ”
基本问题:“宏观效果论 ”的理论视野及其理论意义
参考书目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