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多所高校上调了学费,涨幅范围在10%至54%之间,具体涨幅因地区和学校而异。以下是一些具体数据:
上海 :
华东理工大学部分专业的涨幅达到了54%,例如化学、材料等专业的学费从每年5000元提升至每年7700元。
上海电力大学理工科类学费上涨40%至每学年7000元,管理学、经济学和文学专业的学费上涨30%至每学年6500元。
上海拟从2023年秋季学年起,将公办高校本专科平均学费标准由5420元/生·学年调整至7215元/生·学年,调幅约33%。
四川 :
四川省公办高校本专科学费标准上调,涨幅在10%-54%之间。例如,文科类和理工类学费分别上调1100元,分别达到4800元/年和5200元/年,医学类则上调至5800元/年。
吉林 :
吉林省公办普通高校本科学费实施结构性调整,涨幅在10%-54%之间。具体涨幅未详细列出,但部分专业如化学、材料等专业的学费也有较大幅度的上涨。
山东 :
山东省部分专业学费标准明显上涨,如理学、工学、农学、经济学、管理学及教育学中的体育学专业从4500元涨至5000元,医学类专业从5400元涨至6000元。
北京 :
中国人民大学非全日制MBA普通班学费为43.8万,比去年上涨8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5年新增领航MBA,学费29.8万,比老项目高7万。
建议
了解具体学校和专业 :不同学校和专业的学费涨幅差异较大,建议具体了解目标学校和专业的学费标准。
关注政策变化 :学费调整政策可能会因地区和学校而异,建议关注当地教育部门的最新通知。
预算规划 :提前了解学费情况,做好经济预算,确保能够承担学费和生活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