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发生过的事情,以后还会发生,原来做过的事以后还会做。在阳光底下没有新鲜的东西。
这首诗出自《圣经传道书》第一章第九节。
所罗门在《传道书》中感慨: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到16世纪,人们把《传道书》中关于虚空的主题,延伸为一种艺术流派。这种画上面,一张桌子,上面摆着互相抵触的东西,如尚帕涅的《虚空艺术》上面,左边是一个时间沙漏,右边是一朵鲜花,中间是一个骷髅的头颅。
莎士比亚还专门为虚空写了一首十四行诗:“四十个寒暑将会围攻你的额头,在你漂亮的田野上,挖出一道道沟壑,当斗转星移、时光流逝……你年轻的白昼终将为失去光辉的黑夜所代替。”
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大声疾呼:”我们妄图通过身份获得的各种意图都是极为脆弱、或毫无价值的。……我们总是追去目前最重要的事情,而把我们喜欢的事情一再延迟,好像我们总有足够的时间。”
这句诗词的意思就是:
已经出现过的事情,以后必定会再次出现;已经做过的事,以后必定会再做。倾向“坏事”,一个人现在能做得出来这种坏事,以后如果他觉得有需要了,他肯定能再次干出那样的事。在阳光底下没有新鲜的东西,我们每天看到的事情都是以前做过的,已经有的事情今后还会有,历史是一种不断地循环,不断地重复。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这是所罗门《圣经.传道书》第一章第九节上的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