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然自得yíránzìdé[释义]怡然:安闲、愉快的样子。形容愉快而又自得其乐的神情。[语出]《列子·黄帝》:“黄帝既悟;怡然自得。”[正音]得;不能读作“děi”;怡;不能读作“tái”。[辨形]怡;不能写作“恬”。[近义] 自得其乐 得意洋洋 踌躇满志[反义] 胆战心惊 心烦意乱 怅然若失[用法]常含褒义。多用于描写愉快、满足的精神。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结构]偏正式。[辨析]~和“悠然自得”;都含有“自觉得意”的意思。但~偏重在“怡然”;用于强调精神愉快;“悠然自得”偏重在“悠然”;用于强调悠闲。
【成语】: 舒舒服服
【拼音】: shū shū fú fú
【解释】: 身心感到轻松愉快舒适。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家里唱动戏,我又不得舒舒服服的看。”
【举例造句】: 和风吹拂,我舒舒服服地躺在草地上,十分惬意。
【拼音代码】: ss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