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业角度选择学校,还是从学校的角度选择专业 通常来说,考生在考研报名时,首先会选择好学校,其次会选择差点学校的好专业。
在此我建议考生,在选择招生单位时,要首先选定专业,从专业的角度选择学校。因为研究生教育同本科教育不同,主要侧重于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是向高度专业化的过渡。考生报考时选择的专业可能会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产生重大影响,并伴随自己终身。以兴趣定专业,对所报考专业是否有基础也是考虑因素之一。有些考生所报考本科所学专业,而有些实力不俗的考生凭着自己对某些学科的兴趣选择跨学科报考,这些都值得提倡。备考难易程度不同,报考模式、复习备考的工作量和难易程度是不同的。一、本专业本校报考。这是考研志愿选择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模式,也是成功概率最高的。一般来说,只要专业不错,学校也还可以,多数考生都会自然而然地选择报考本校本专业。
二、本专业跨校报考。本专业跨校报考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虽然专业不错,但原单位一般,考生想考到一个更好的招生单位去;
二是原单位太热门了,考取的把握不大,所以考生选择竞争相对缓和的报考单位。本专业跨校报考备考的难度要大一些,因为虽然专业相同,但不同招生单位的专业课程设置和学术科研重点可能差很大;而且招生单位变了,有关的政策、信息也就比较难以及时获得。
三、跨专业本校报考。学校牌子不错,但想换个更好或更喜欢的专业的考生可以选择跨专业本校报考。由于隔行如隔山,跨专业报考有较大的难度,且这种难度和专业之间关联度成反比:原专业和报考专业之间的关联度越小,复习和考试的难度就越大。
四、跨专业跨校报考。对原先的专业和学校都很不满意,决心要开辟全新天地的考生会选择跨专业跨校报考。这种模式备考的工作量和难度最大,不仅面临着大量陌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在复习资源、信息渠道等方面均处于不利地位。小编说:时间从来都是很快的流逝,尤其是对于忙碌的人,今天的你如果感觉天黑来的很快,那么请庆幸你的忙碌,这样的忙碌带来不仅是成绩的提升,还同时在提升你的个人能力,让你在将来比其他人更快的步入财务相对自由的状态,高学历不仅是成绩的印证,更是能力的代表!!改变,就从你加入秋季集训营开始! 2018考研大纲发布 新增考点名师解读 秋季集训 提升成绩 更提升个人能力2018年考研报名注意事项问答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