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教育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会计中的杠杆原理主要涉及 财务杠杆和 经营杠杆两个方面,它们都是基于物理学中杠杆原理的延伸应用。
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是指企业通过债务融资来增加股东收益的能力。具体来说,当企业的营业利润增加时,每一元营业利润所负担的债务成本会相应减小,从而给每股普通股带来额外的收益。相反,当企业的营业利润减少时,债务成本会相对增加,给每股普通股带来额外的损失。财务杠杆的原理可以解释为:由于固定性财务费用的存在,企业息税前利润(EBIT)的微量变化会引起每股收益(EPS)的大幅度变动。
经营杠杆
经营杠杆是指企业通过固定成本的利用来放大销售变动对利润的影响。在某一固定成本比重的作用下,销售量一定程度的变动会引起息税前利润产生更大程度的变动。这意味着,当企业销售量增加时,由于固定成本被更多的销售所分摊,每单位销售的固定成本会降低,从而提高盈利水平;反之,销售量减少时,固定成本相对增加,盈利水平下降。
杠杆原理的应用与风险
应用:企业可以通过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来提高其财务活动的投资收益率和财务风险水平。例如,通过增加负债来扩大投资规模,以提高投资利润率。
风险:虽然杠杆原理可以放大收益,但同时也增加了风险。过高的财务杠杆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因此,企业在使用财务杠杆时应该审慎评估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
杠杆系数的计算
经营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 = 息税前利润的变动率 / 销量的变动率 = M / (M - F),其中M表示边际贡献,F表示固定成本。
财务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 = 息税前利润的变动率 / 每股收益的变动率,反映了每股收益随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敏感程度。
通过理解和应用杠杆原理,企业可以更好地进行财务管理和投资决策,在风险和收益之间找到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