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确纲要阅读的对象:《课程纲要》一是给学生看的,是要让学生明白一学期的学习目标、主要内容、老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学生可用的学习方式、最后学生得到的几个方面的评价。
二是给同年级组老师看的,是要同年级任课老师明确教学目标、内容教学安排、教学中的注意点、怎么评价学生等。 三是给学校管理部门看的,是告之学校管理部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需要得到的帮助等,所以纲要的内容应充分考虑三方阅读者的需求,要让他们看得明白、看得清楚。
2以课程视角撰写纲要:《课程纲要》不同于以前的学科教学计划,它更多的是从课程的角度来思考我们的课程,即要充分体现课程的四大元素(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 这不是简单地以我们之前的教学经验就能解决的,更多的是要我们从课程标准、社会需求、学科专家建议、学生研究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当我们完成课程纲要的时候,其实应该是想通了一学期,这门课程开设的基本问题。 这些问题而且是指导我们每月、每周、每天、每课时的教学的。
3课程四大要素保持一致:课程纲要最难的是所包括的四大要素要保持一致性。 所以,我认为首先还是需要考虑课程标准及课程内容,结合学生研究决定课程目标。 其次是内容与实施,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基于课程标准与课程内容的,这几方面显然保持一致是也是可以做到的。 而最难的其实还是评价,评价应基于目标、内容与实施三方面协同考虑。 三、各要素撰写关键与要点 目标的撰写应体现“三阶”,即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目标的叙写应可评、可测,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 行为动词必须可测量,可把握; 行为条件、行为程度应是最低要求。 目标可以分两类,一类结果性目标(知识、技能); 二类体验性目标(经历、反映、领司)。 语文学科可以从“字、词、句、篇、阅读、情感”等入手,数学学科可以从“数与代数、空间图形、概率与统计、实践与应用”等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