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易纲

2024-01-23 01:23:32
金融小百科
金融小百科认证

金融小百科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易纲,汉族,1958年生于北京,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教授。先后在北京大学经济系、美国哈姆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伊利诺大学经济学专业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从1997年进入央行算起,易纲已在央行工作21年。与前任周小川不同的是,易纲是从央行系统直接由副行长升任行长一职。

易纲的人物经历

从行业资历来看,现年60岁的易纲自1997年便供职于央行,目前已在央行工作21年,其中担任副行长一职也长达10年零3个月;从理论水平来看,截至2009年,他有中文著作11本,中文论文43篇,在英文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从改革精神来看,他的多篇论文中已然反映出深深的改革理念,是不遗余力的利率市场化推进者。

从1997年进入央行算起,现年60岁的易纲已经在央行工作了21年。

1978年至1980年,在北京大学经济系学习;

1980年至1986年,分别在美国哈姆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伊利诺大学经济学专业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86年至1994年,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经济系先后担任助教、副教授,其中1992年获终身教职;

1994年回国,与林毅夫等发起组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任教授、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1997年至2002年,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

2002年至2003年,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秘书长(正司局级)兼货币政策司副司长;

2003年,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

2004年7月,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党委委员(期间:2006年9月-2007年10月,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党委书记、主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外汇管理部主任)

2007年12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党委委员。

2009年7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

2014年4月,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

2016年1月,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2016年3月,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

2018年3月,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

党的十九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易纲的主要成就

学术研究

易纲教授的研究方向为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经济的调查研究,特别是在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方面。

1991年提出货币化的理论模型,解释为什么中国改革过程中货币增长率远远大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

1992年系统地研究了中国的货币供给机制。

1993年发表了对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研究成果。

1994年至今参加由世界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组织的中国金融规划研究课题,具体负责货币需求以及货币化的研究。

1994年论述了金融改革与其他改革的关系。

1995年调研了人民银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1996年提出在现有的条件下搞国营企业的债务重组,很难将债务重组做成“最后的晚餐”。

1996对中国金融资产结构进行了全面分析,讨论了发展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关系和策略。在研究中国金融体制过程中,对日本的主银行体制、德国的全能银行和美国的分业银行管理体制做过较全面的分析和比较。

易纲的主要著作

中文著作

《市场经济学普及系列丛书(共十四本)》(与田国强主编),1993年,该丛书获1994年全国图书奖等四项全国性图书大奖;

《货币浅说》(与贝多广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台湾经验与大陆经济改革》(与许小年合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

《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编委会负责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中国的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

1984-1993》,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现代经济学管理学教科书系列》(与海闻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

《国际金融》(与张磊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

《货币银行学》(与吴有昌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

《宏观政策调整与坚持市场取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

《1998-2000中国通货紧缩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

《中国的货币化进程》,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

截至2009年,易纲的中文论文有43篇,多发表于《经济研究》《金融研究》《国际经济评论》等期刊。

易纲1999年与吴有昌合著的《货币银行学》,如今依然被当做金融学经典教材广泛传阅,其中的大部分观点在今天看来仍具有前瞻性。

英文专著

易纲英文专著《中国的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1994,WestviewPress,美国)被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多次引用;《中国经济改革:回顾与反思》(1991,JAIPress,美国)被学术界和政策研究界的学者多次引用。他在英文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有11篇被世界权威索引《经济学文献期刊》编入其期刊和电子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