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潮 现通用名称为千岛寒流,也称堪察加寒流。 亲潮发源于白令海峡,沿堪察加半岛海岸和千岛群岛南下,故名千岛寒流或堪察加寒流。白令海中的横向海流一部分与西岸的阿纳德尔海流汇合,沿西伯利亚东部海岸流向西南,在堪察加半岛东部形成强大的寒流,经科曼多尔海峡进入太平洋,即为亲潮的源头。它经千山群岛向南,把大量的北冰洋冷海水送到太平洋,最后,流幅变宽并分成数支,在北纬40°以北,与黑潮(日本暖流)北上分支汇合,加入向东流向北太平洋流。并与阿拉斯加暖流共同组成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副极地环流。另有一部分则下沉到黑潮水以下,继续向南形成潜流,可达北纬10°。亲潮在日本北海道南部外海,主支流宽约130~150千米,冬季流速1~2节,夏季流速为0.5~0.7节。亲潮水温低,含氧量高,营养盐多,近似绿色。它与水温高、含氧量低、深蓝色的黑潮汇合后,形成了北海道渔场。该渔场寒暖交界面很明显,是理想的渔场,但海雾较多,影响航海安全。亲潮、黑潮是日文名称,早期我国文献直接引用。现我国称之为千岛寒流、日本暖流。
千岛寒流,在北纬40°附近,日本本州岛东北海域,与黑潮(又名日本暖流)相遇,并入东流的北太平洋暖流。亲潮主干流速在每秒1米以下,表面水温低、水色浅、透明度小。寒流密度较大,潜入暖流水层之下。在其前缘与黑潮之间形成“潮境”,鱼类饵料极其丰富,成为世界著名渔场。
千岛寒流同时与日本暖流交汇,使河流翻滚,形成著名的北海道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