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个人经历吧,仅供参考。
我大学学的是自动控制,偏硬,而且学的是强电,专业课三相电机,变频器,工厂供电等等,确切的说应该叫电气自动化。大学时,老师说我们专业最对口的其实是去钢铁厂设计生产线,不过毕业后绝大数人是从事其它行业的。我们的专业是万金油,啥都学,所以毕业后啥都会点,这是优势。对硬件的歧视,对别人锅里的羡慕,对自己碗里的表示嫌弃,是一直存在并持续至今的。然后,大学里很多同学会去自学一些计算机课程,学习各类编程软件,当然最后能够坚持下来并有所成的毕竟是少数,或者是一些确实选错了专业的同学。毕业后,如老师所说,同学们奔向了各类岗位,多数是从事电子相关行业,弱电,时髦点说就是所谓的嵌入式系统相关。现在,回头看起来,讨生活的还是基础那些课程,模数电,C语言等。大学学的那点专业课,掌握得很浅,不过工作之后用来吓吓人,唬唬非本专业的人还是可以的,这也算是在工作时的一道差异化竞争壁垒吧,特别是刚入岗位时很重要。学习是枯燥的,有时还不知道学了点啥,学了干吗,不过还得好好学习,技多不压身。哥,第一份工作是CD及CD刻录机的研发,写Firmware(固件,不软不硬)。之后搞了DVD及DVD刻录,最后一直追到蓝光及其刻录。当这个行业不可抵挡地没落之后,我被迫换到了车载行业,继续了两年光驱相关,不过是搞测试软件来评测供应商的DVD,这段时间自学了VB和Labview。满十年那刻,我彻底放下了,转行做了硬件工程师,心中有一种“十年磨一剑”的心结。刚入职时,正好某个型号的光驱主轴电机有问题,但是电机供应商打死不承认,因为找不出有力的数据及证据来。公司同事搞了半年了,没搞定,死马当活马医,老板让我这个试用期内的新人来试试。我在一周内找到了方法,并借用现有的设备,只是调整了一下实验的方法,就把问题点找到了,并捕作到了数据。在数据和证据面前,日本供应商承认了,后续改进了电机的设计,当然从更专业的角度解释了问题点。那一刻真的非常感谢所学电机相关的专业课,一般专业是不学这门课程的。接下来,所有电机相关的问题都会来找我看,在刚工作时就找到一个可以钻心研究的方向是庆幸的,也是幸运的。接着,我就一直在不软不硬之间,孤独地行进着。大部分同事后来转行做手机去了,而我还在一路前行……一直满了十年,我才彻底放下,内心有一个情节吧,“十年磨一剑”!十年里,确实也学了不少东西,模电,C语言,VB,Labview都算玩得比较熟吧。调伺服回路,自动控制原理的东西,负反馈回路的环路补偿;然后,搞过ATAPI协议,搞测试软件,搞硬盘的测试;现在,主要在搞开关电源,因为这一块东西和之前光驱的伺服系统关联度高。浑浑噩噩,参加工作已快十五年了,去年特别强烈地想把知道的东西理出来,对自己来说是总结,对后来者也是一份参考,于是开了专栏,胡乱写了几篇,断断续续地更新之中。最后,说一句吧。选择得靠自己,那怕是抓阄也行吧。自己喜欢的,向往的事情就得坚持下去,否则连这一点也放弃了,那就彻底沦为生活的奴隶了。电子相关行业,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刚出来混的时候不要太高要求,不要太挑剔,讨个生活肯定没问题的,也对得起现在所交学费的,所以不要过早开始焦虑。一般来说软件工程师收入会高些,当然辛苦程度高,工作强度要大且持续;硬件工程师,一般来说身材会更好些,工作强度是阶段性的、突发性的,在某几个节点上强度和压力会超级大,而且有时候会崩溃的,比如EMC调试。有机会,多尝试吧,现在多想也是空想而已,行动起来才会有选择和机会。